在所有頭痛中,血管性的頭痛最為常見,而其中偏頭痛列於首位,而冬春交際正是偏頭痛發作的高峰期。 一般會在15至35歲期間發病,勞累、情緒、月經期都是誘發因素。偏頭痛患者的男女性別比大於是1:3、4,所以認為偏頭痛和女性激素有密切關系。偏頭痛大多從太陽穴開始,半邊的前額到後腦勺都是「發作範圍」。
有的偏頭痛發作時會有先兆:眼睛閃輝、黑朦、流淚、偏盲,甚至舌頭、肢體麻木。10多分鐘後,大腦的血管擴張,明顯地感覺得到兩邊血管劇烈跳動脹痛,厲害時仿佛刀割一樣面色蒼白、肢體發冷;痛到頂峰時會持續幾個小時惡心、嘔吐,有的要一天才能恢復。
頭痛,中醫稱為「頭風」,內因是患者肝陰不足,肝陽上亢或肝郁氣滯﹔或者是因為脾胃失調、脈氣血瘀。
因此中醫將頭痛分為三大類
1.肝陽偏頭痛 桑菊薄荷茶:冬桑葉、杭白菊各10克,薄荷6克,沸水沖泡代茶飲。方中冬桑葉性味若寒,祛風清熱,治頭痛目赤。杭白菊性味苦平,平肝明目、清熱解毒,治諸風頭眩腫痛。薄荷味辛,疏風散熱,治頭風頭痛。 山楂荷葉茶:山楂30克,荷葉12克,用清水500毫升,棄渣飲用,每日一劑。方中山楂性味甘,能化瘀散結。荷葉性味苦澀,外發清陽,治頭風、眩暈。
2.痰濁型偏頭痛 半夏天麻粥:法半夏、制南星、天麻各10克,粳米100克。將前三味水煎取汁,加入粳米熬粥即可。法半夏性味辛平,燥濕健脾、消痰止嘔﹔制南星性味苦辛,祛風、化痰、散結。
3.血瘀型偏頭痛 川芎白芷燉魚頭:川芎10克,白芷6克,魚頭一個,生姜一片。加清水適量合燉。飲湯食魚頭。川芎主治中風入腦頭痛,能活血行氣、驅風止痛﹔白芷解頭痛,驅風散寒,魚頭能補脾益氣,引藥上行。
速評2013通識卷二
12 年前
發佈留言